安全生產月 競賽來檢閱

安全生產月 競賽來檢閱
今年的6月份是全國第24個“安全生產月”,追溯一下歷史大概如下:1980年5月開展了全國第一個“安全周”的安全活動,到1991年間陸續開展了幾次安全活動;1991年到2001年間,則是固定在每年的5月份開展“安全生產周”的活動;自2002年起,每年6月被正式確定為“安全生產月”,至今年已是第24個。
今年的“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公司也非常重視每一年的“安全生產月”,今年除了懸掛橫幅、張貼海報、舉行安全培訓、逃生演練之外,公司還安排了一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的活動。
對于本次競賽活動,公司總經理胡永根非常重視,指定公司人事行政部組織本次活動,要求其成立工作小組,并特批資金和獎品,以支持本次活動順利開展。
6月24日下午1點30分,活動按計劃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鴻世電器和希智電子聯合舉辦,一共有10支參賽隊伍,分別是鴻世電器制造部2支、品管部1支、PMC計劃部1支、行政聯合隊1支,希智電子分別是制造部2支、品質部1支、工程部1支、PMC計劃部1支。每個小組各有3名隊員,另外有工作人員7名、觀眾13名,整個賽場座無虛席。活動由人員介紹、領導致辭、比賽規則介紹、正式比賽、頒獎五大部分組成。
正式比賽分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三部分,考慮到同分影響特增加3題備選搶答題。必答題一共30題,每個小組人員根據自身粘貼號按順序回答,回答時禁止小組成員提醒,這樣就要求每個參賽的隊員均要廣泛熟悉安全生產相關的知識。搶答題環節是氣氛最為熱烈的環節,等主持人讀完題目,倒計時播報“開始”,全場瞬間響起按搶答器的“啪啪”聲。播報器播報選手回答或犯規情況后,現場瞬間響起“懊悔”“不甘”等聲音,主持人不得不幾次提醒并控制現場情緒。待15道搶答題結束,便進入最后的24道風險題環節。該環節規則為選手輪到時能放棄選題,如此答題不扣分;但只要選題就必須作答,答錯會扣除該題相應分值。風險題的比賽中,其中就有一支隊伍選擇了放棄一輪的回答,也是戰術的體現。
三輪比賽結束統計時,出現了第4、5名同分,第6、7、8名同分的結果。因為本次比賽設定了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這樣第4、5名同分的就不需要加賽了,第6、7、8名加賽兩輪后確定了第6名的歸屬(加賽第一輪搶答隊伍回答錯誤)。最后,獲得一等獎的是鴻世辦公室聯合隊:章淑薇、馬利圓、潘靈靈,獲得二等獎的是:鴻世制造1隊:金忠良、汪莉霞、趙利紅,希智制造1隊:梁永、張巧慎、張海軍;獲得三等獎的是:希智制造2隊:陳林華、邵莉華、王磊,希智PMC計劃隊:王怡、史澤原、逯幸歡,希智品質部隊:張梅、江然、桑鶴。
決出名額后由鴻世人事行政部部長曹利亞和希智行政副總張建偉給所有獲獎人員進行頒獎,隨后宣告本次比賽圓滿結束。